以下是中公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备的2018年首都医科大学报考指导手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院系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是北京市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共建院校。已故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校长。现任党委书记呼文亮研究员,校长尚永丰院士。
学校校本部设有10个学院、1个学部和1个研究院,包括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中医药学院、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部、国际学院、燕京医学院,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学校现有20所临床医学院暨附属医院,包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第九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第十临床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第十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第十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医学院)、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北京康复医学院)、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潞河临床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医学院),以及预防医学教学基地(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还设有38个临床专科学院、专科学系、中心。
学校学科力量雄厚。现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含中医);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培育)学科;4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6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2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建设学科,6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学科群。6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儿童医学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53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按照三级学科统计,有5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7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所有医学及医学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本专科专业齐全,设置的长学制专业中有临床医学、儿科学和口腔医学;本科专业中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中医学、中药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假肢矫形工程、康复治疗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医学实验学、法学(卫生法学)、临床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儿科学、精神医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19个专业。高职高专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技术、药学等14个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517人,其中研究生3574人,长学制学生1714人,本科生3781人,高专高职生1863人,留学生585人;成教学生4300人。学校培养医学与医学相关学科的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目前有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4个;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10个市级特色专业;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18门市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6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1个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素质教育基地;7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和11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和21名市级教学名师。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学校共获得教育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特等奖1项、二等奖7项、优秀奖1项,市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23项。2015年,学校高水平通过了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拥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北京市全科医学培训中心、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等。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0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优秀创新团队。学校“人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获批首批北京高校创新中心。近5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以及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技部、北京市科委、北京市教委等科研项目2865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373项),累计科研经费21.4亿元;获得各类各级奖励6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北京市科技奖28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6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奖2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22项、吴阶平医学奖2项、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2项;获得专利授权520项。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础免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口腔生物医学、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二、学院优势
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介绍
0710 生物学 0831 生物医学工程 1001 基础医学
1002 临床医学 1003 口腔医学 10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005 中医学 1006 中西医结合 1007 药学
1008 中药学 1011 护理学
四、重点学科建设情况
重点学科是高校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中具有示范和带头作用的学科,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和特色的重要标志。
在2001年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中,首都医科大学的外科学(神外)、眼科学和耳鼻咽喉科学3个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教育部对2001年获批的国家重点学科进行考核评估,并开展了新增国家重点学科的评选工作。首都医科大学上述3个学科均以优秀成绩通过考核评估,同时,神经生物学、内科学(呼吸系病)、内科学(心血管病)、神经病学和儿科学5个学科增补为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消化系病)和影像医学与核医学2个学科增补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至此,首都医科大学拥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2002年北京市教委首次开展北京市重点学科评审工作,首都医科大学的神经生物学等7个学科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生理学等8个学科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007年北京市教委对原北京市重点学科进行了验收,并开展新增北京市重点学科的评选。首都医科大学原有的15个北京市级重点学科均顺利通过验收,同时,18个学科被增补为北京市级重点(建设)学科。至此,首都医科大学拥有1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和12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涉及医学、理学、工学、教育学、法学、管理学六个门类。
五、近2年报录比
2016年录取情况公示 | 2017年录取情况公示 |
六、招生目录
七、导师简介
六、历年分数线
首都医科大学历年考研复试分数线(全) |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八、成功经验
╮╮ 工作四年辞职考研成功上岸首都医科大学经验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复试成功经验╭╭
以上是中公考研为大家准备整理的“2018年首都医科大学报考指导手册"的相关内容。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敬请关注中公考研。另外,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8考研秋季集训营、一对一课程、保研课程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责任编辑:王潇婷】
专业院校分析|免费试题资料|更多优惠福利
考试心得分享|免费视频课件|优质课程服务